公示公告
- 2018-01-12广东司法行政远程会见管理办法(试行)
- 2018-01-05河源市司法局关于调整公布权责清单的公示
- 2017-12-29关于河源市东江公证处更名为河源市河源公证处的公告
- 2017-12-20河源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
- 2017-12-18河源市司法局对申报三级公证员职称评审结果公示
政务五公开
便民信息
查看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www.365365.com>> 社区矫正>>工作动态>> 正文
广东省社区矫正工作上新台阶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省政府将“支持欠发达地区提高2.2 万名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质量”列入2017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工程,并安排社区矫正专项补助资金2500万元转移支付到欠发达县(市、区)。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何忠友同志和副省长李春生同志多次对社区矫正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广东省司法厅抓住社区矫正列入民生实事工程的契机,“创新创先、固强补弱”,积极推进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尽快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先后两次召开厅党委会专题研究社区矫正工作,制定下发《广东省司法厅落实省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组织机构、工作目标、推进计划以及十个方面26项具体工作措施,将工作细化,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二是于6月底在梅州市召开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落实省十件民生实事工程(社区矫正)推进会,邀请了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姜爱东局长到会指导,厅党委书记、厅长曾祥陆同志作动员讲话,并组织了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三是加强督导,积极推进重点指标任务落实。每月督导检查汇总各地推进情况,及时向省政府督查室上报进展情况。经过全省社区矫正机构共同努力,省民生实事工程涉及的各项重点任务均圆满完成,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确保了安全稳定,矫治质量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社区矫正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一、提速社区矫正“两个中心”建设。社区矫正指挥中心是集信息汇总、指挥协调、检查监督、宣传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有利于发生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是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场所,是重要的执法平台。2016年司法部在山东召开会议要求全面加快“两个中心”建设。2016年底统计,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建成社区矫正指挥中心的只有16个,121个建制县(市、区)完成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任务的只有55个,仅占45%。今年省政府将社区矫正列入民生实事工程之后,许多市县也纷纷将社区矫正列入民生实事工程或者重点工作,对社区矫正的投入逐步加大。省司法厅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和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意见》、《关于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补充通知》等文件,对“两个中心”建设的标准、功能、标识、技术要求等进行全面规范。目前21个地级以上市社区矫正指挥中心、121个建制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共投入约1.6亿元。社区矫正指挥系统实现了部、省、市、县、镇五级互联互通。
二、加强社区矫正制度建设。一是为落实改革任务,修改、完善了《关于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经省民主与法治领域改革专项小组审议通过,已于11月20日由法、检、公、司四家联合印发;二是组织编撰《广东省社区矫正工作手册》印发全省,主要包括社区矫正工作总流程、12项执法工作流程图及说明,司法部20种文书格式和基层常用文书参考,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摘录及部、省颁发的规范性文件等三大部分内容;三是制定《广东省司法厅关于重点社区服刑人员排查管理工作办法(试行)》、《广东省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等制度下发执行,加强了对重点、敏感社区服刑人员的有效管控,提高了社区矫正应急处置能力;四是投入30万元拍摄社区矫正工作教学片并制作成DVD下发各基层单位,规范了16项社区矫正工作流程;五是为提升对社区矫正的社会认同、公众认知,宣传社区矫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省司法厅投入30万元,联合省广播电视台拍摄了社区矫正工作宣传片(15分钟)在相关媒体播放,并制作1500个光盘下发全省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学习。
三、实现社区服刑人员非法出境报备全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属于法定不批准出境对象。为消除社区矫正工作安全隐患,规范社区服刑人员出境防控工作,省司法厅联合省委督查室、省委政法委有关部门就此项工作进行督办。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司法局已全部联合当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台关于防止社区服刑人员非法出境报备的有关文件,全面规范了社区服刑人员非法出境报备工作。目前,省司法厅与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就省的层面出台规范性文件、建立机制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正在草拟文件争取尽快联合发文。
四、加快科技强矫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广东省社区矫正信息化工作抓得早,有较好的基础。司法部社矫局今年在杭州召开的会议上,广东被部局领导列为全国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第一方队。今年以来,省司法厅以科技强矫为目标,注重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规划,抓好重点项目实施。一是实施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升级改造,增加智能电子围栏、敏感人员关联、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等功能,推进系统在社区矫正执法实战中的应用;二是推进社区矫正指挥系统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五级联通;三是积极推进社区矫正与法院等部门业务协同平台项目建设;四是做好社区矫正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开发与应用;五是探索社区矫正移动执法模式,实施社区矫正系统APP项目;六是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化监控。对各地实施电子监控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统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找准了差距,明确了工作思路。为解决手机监控容易“人机分离”的弊端,有序扩大电子手环监控比例,省司法厅在粤东西北9个市对1320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电子手环定位监控试点。目前,全省实施电子监控的社区服刑人员约2.46万人,占总数的72%。
五、创新社区矫正教育矫治方式方法。一是在社区服刑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强化身份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为目的“震撼教育”。针对全省社区服刑人员中缓刑占95%以上比例、绝大多数没有监禁刑经历的特点,积极探索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到监狱、看守所、强戒所进行“震撼教育”。上半年在4个市试点期间共开展了近20批次活动,有210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教育,效果良好。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到监所现场参观体验、聆听现身说法等教育形式,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认识到在社区服刑改造是党和国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是法律对他们的宽大处理,认识到高墙外自由的可贵以及“高墙离自己说远也远、说近也近”,从而提高了接受社区矫正的自觉性。在试点基础上省司法厅11月印发《关于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震撼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制作了“震撼教育”宣传画册和DVD下发各地全面实施。为使更多社区服刑人员受到“震撼教育”,联合省惠州监狱制作《社区服刑人员“震憾教育”教学片》下发全省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组织全体社区服刑人员学习;二是创新社区矫正教育模式,利用新媒体开展社区服刑人员随机教育,以县级单位为主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微信群,用于工作安排、交流和组织学习、集体活动;三是组织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期间再犯罪率调研。对我省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期间再犯罪情况进行全面数据调查、统计,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措施,为下一步有效降低再犯罪率、提高教育矫治质量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六、积极探索监狱、戒毒警察延伸监管工作。根据司法部主要领导“延伸教育矫正职能,监狱、戒毒人民警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指示精神,为打破“大墙”思维,整合司法行政系统内资源,实现司法行政工作融合发展和监狱戒毒工作向墙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充实基层社区矫正的执法力量,省司法厅选择有市属监狱或强戒所、工作基础较好的广州、佛山等6市开展监狱、戒毒警察延伸监管工作试点,共抽调73名监狱、戒毒干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各地结合实际,主动作为,在试点中摸索出不少好的路子和办法,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为解决监狱服刑人员、强戒所戒毒人员家属会见路途远、不便利的困难,实现最大限度的便民、惠民,今年省司法厅投入1420万元建成广东司法行政远程帮教探视系统,目前正准备全面运行实施。全省共设211个会见点(其中监所59个、县区司法局152个),监狱服刑人员、强戒所戒毒人员家属可以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任何会见点申请会见。为用好这一便民、惠民工程,加强社区矫正执法力量,省司法厅近期拟统筹抽调150名以上监狱、戒毒警察派驻县区司法局,加强远程探视会见管理,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文字撰稿: 图片摄影: 编辑:市局社矫科)